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部署,我校研究生工作部2025年继续深入推进“财经人·济世路”乡村振兴研究生服务站建设工作。
2025年7月7日至7月10日,由中央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苑欣彤带队,3名硕士研究生组成的乡村振兴调研团队奔赴山东省菏泽市开展为期4天的专题实践调研学习。本次调研聚焦“党建赋能乡村振兴”,围绕当地的实际需求和特色产业,充分发挥财经专业能力,助力推动菏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团队合照
1.调研主题
菏泽的民生答卷:党建赋能的多维解码调研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党。本次调研紧扣“乡村振兴”这一主题,以“党建赋能”作为切入点,先后参观了鲁西南战役纪念馆、郓城县博物馆等,感悟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和深厚的历史底蕴;结合专业所长,前往郓城县赵垓村、鄄城县大埝镇等地开展实地考察,通过与基层党员干部座谈交流了解当地基本情况,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调研当地特色产业以及生产模式,感受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产业振兴中所起到的引领作用;同时面向基层党员干部开展宣讲活动,加强高校与基层的联动,为乡村振兴贡献“中财”力量。
2.调研过程
(1)红色引领:探索革命老区红色基因
山东作为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7月8日上午,调研团队抵达位于郓城县的鲁西南战役纪念馆,重温革命战争的岁月。鲁西南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南渡黄河、出击外线,在山东省西南部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作战。此役打乱了国民党军在南部战线的战略部署,开辟了进军大别山的道路,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在纪念馆里,团队成员详细了解了鲁西南战役的背景、具体过程和重要意义,参观了革命战争时期使用过的武器和生产工具,仿佛又置身于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深刻感受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离馆之际,团队成员驻足于党旗前,重温入党誓词,更加坚定了热血报国的决心和信心。

团队成员在鲁西南战役纪念馆

团队成员重温入党誓词
(2)文化铸魂:感悟齐鲁大地文脉悠长
齐鲁大地名人辈出,文化源远流长。为了进一步加深对调研地的了解,7月8日上午,调研团队前往郓城县博物馆,学习当地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团队成员依次参观了馆内的展厅,了解了郓城剪纸、古筝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当地的民俗风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为接下来的调研指明了方向。

团队成员在郓城县博物馆
(3)基层治理:探寻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振兴之路
办好老百姓的事,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了更加真切地感受一线乡村的发展情况,7月8日下午,调研团队前往郓城县水堡乡赵垓村,与赵垓村支部书记赵鲁侠进行座谈。赵鲁侠详细介绍了赵垓村的基本情况,并分享了自己回乡发展、造福家乡的心路历程。赵鲁侠谈到:“要增加村民的收入,首先要发现家乡的优势,村党支部成员要先尝试、先实验,不能让村民们冒险。只要村庄的产业有了发展,就能不断地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和农民群众的增收致富。”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赵鲁侠通过实践创办了公司,以“贫困户、残疾人优先就业”的理念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通过赵鲁侠书记的讲述,团队成员们深切感受到,只要奉献的初心不改、振兴的信念不移,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克服不了的困难,乡村振兴之路也必然在党的带领下越走越宽广。

团队成员参观赵垓村种植大棚
(4)产业振兴:调研座谈共话乡村发展良策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7月9日上午,调研团队前往鄄城县大埝镇,与大埝镇领导班子开展座谈交流。座谈会上,大埝镇党委书记孙福川,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苏阳对调研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就大埝镇的乡镇概况、资源禀赋、产业特色、民生保障等基本情况向调研团队进行全面讲解;省委外办派驻大埝镇第一书记王正宏、姜进及选调生张宗良、齐晓雪进一步就团队成员较为关心的第一书记团队帮扶模式、选调生基层工作开展情况等进行了系统介绍。统计与数学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苑欣彤在听取了大埝镇的相关情况后,表示此次乡村振兴调研活动旨在深入一线了解乡村建设发展实情、追踪选调生基层工作实况,发挥高校理论优势服务基层党建,立足本地现状为基层工作建言献策,并表示在未来学生工作中将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向基层服务实践倾斜,为乡村振兴助力。

团队成员与大埝镇领导班子进行座谈
(5)深入一线:参观了解当地特色企业
座谈会结束后,调研团队先后前往大埝镇即发华诺服装有限公司生产线、益客产业园区以及省派第一书记帮扶项目智能肉鸭养殖大棚进行实地调研,并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在即发华诺服装有限公司,团队成员沿生产线依次参观了面料裁剪、成衣缝制、质检包装等工序,听取了企业负责人关于公司的发展历程和生产模式的详细介绍,充分感受到企业致力于促进乡镇群众就业的有力举措;在益客产业园区,团队成员重点参观了园区党建长廊,通过视频演示、图文展板、实物陈列等形式,系统了解了“党建工作+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在省派第一书记帮扶项目智能肉鸭养殖大棚,团队成员走进棚舍内部,体会现代智能控制系统在肉鸭养殖过程发挥的巨大作用,改变了对传统养殖模式的认知。团队成员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议,通过沉浸式体验,深切感受到大埝镇在产业振兴中“党建引领、科技赋能、政企联动”的生动实践,为后续发挥高校智力优势、助力产业升级积累了宝贵经验。

团队成员参观即发华诺服装有限公司

团队成员参观益客产业园区

团队成员参观智能肉鸭养殖大棚
(6)宣讲进基层:强化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7月9日下午,调研团队受大埝镇党委邀请宣讲党建理论专题党课,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宣讲团团长段诗琪、讲师毕元昊作主题宣讲。段诗琪以《绿色打底,振兴乡村——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为题,从概念解读切入,点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随后通过介绍全国各地的典型案例,阐释要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就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绿色发展的新成效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毕元昊以《清风正气满乾坤——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题,讲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作风建设的高度重视,阐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历史、理论、现实三个维度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各地的实践经验分析八项规定精神的内核,呼吁广大党员干部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共同书写“清风正气”的时代答卷。宣讲引发了在场听众的强烈共鸣。

研究生宣讲团团长段诗琪作主题宣讲

研究生宣讲团讲师毕元昊作主题宣讲

党课参与人员合影
3.感悟分享
毕元昊:通过此次乡村振兴调研,我对中国农村的发展状况有了更加全面、立体、深入的了解。在山东菏泽的实地调研中,我们愈发深刻地认识到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明白了乡村产业振兴需要用好一方水土,避免产业同质化,推动形成科学、合理、有特色的产业结构,同时也要融入城乡经济循环,而不能封闭自我发展,在促进产业在城乡双向转移中实现一体化发展。未来我将更加关注各地乡村振兴的成果,努力用所学专业知识服务于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为推动中国式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葛庆澳: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乡村振兴是关键一环。此次实地调研,尤其是与大埝镇领导班子、水堡乡赵垓村支部书记赵鲁侠的座谈让我深刻认识到,推进乡村振兴,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以基层党组织为抓手,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乡村振兴的前提是要做好基本保障,党员干部首先要俯下身子,倾听群众的诉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唯有如此才能团结群众,共力实现乡村振兴。未来我会继续深耕专业知识,深入基层一线,将自己所学转化成为社会所用,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4.调研团队
带队老师:
苑欣彤 中央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正科级
调研学生:
段诗琪 中央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葛庆澳 中央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毕元昊 中央财经大学创新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
特别鸣谢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堡乡赵垓村村委、鄄城县大埝镇镇委及相关部门
撰稿人:段诗琪
审稿人:何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