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课节奏难控怎么办?学生互动超尬怎么破?课程平台怎么选?传统课堂经验怎么迁移到线上课堂来?线上课程思政怎么搞?……接到学校开展线上教学的通知后,许多问题成为老师们的新挑战。作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学院《统计学》课程组团队的23位老师紧密协作,积极迎接线上教学的全新挑战。这支曾荣获北京市级精品课程、编写“北京市精品教材”,拥有35年资深教师/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的教学团队,在学校教务处、学院的支持和指导下,经过近一个月的摸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适应线上教学活动的新教法、新技术、新工具。
《统计学》课程团队老师在进行线上教学
经验一:围绕学生需求,量身定制线上教学方案
为了保障学生们的在线学习效果,课程组团队结合之前录制慕课的经验,在正式开课前,与学生提前进行花式“云互动”,了解学生诉求。有的老师建立线上联络群与学生进行交流,有的通过问卷对学生的网络硬件软件条件、课程内容相关的课前准备进行调查,还有老师提前模拟预演线上授课全过程,发布线上学习指导……在第一次线上课结束后,课程组通过问卷收集学生们的反馈意见,结合学生喜欢的线上授课方式、线上教学的课程量、线上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等情况对课程进行改进。
通过问卷了解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
为了让学生获得良好体验,课程组还结合《统计学》课程需要板书推演、开展分组讨论的特点,重点研发了一系列的“在线教学指南”,内容包括在线教学自检清单、在线教学板书实现方法、在线分组讨论的组织技巧、在线教学授课流程模版等。
“在线教学指南”资料库
经验二:进行教学技术反哺式“传帮带”
在线教学平台和各种智慧教学工具的操作和使用是顺利开展在线教学的第一道挑战。课程组充分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先由部分青年骨干老师进行分工探索、再将经验向全课程组推广,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技术反哺式“传帮带”模式,使得整个课程组的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取得很好的效果。
课程组的关蓉、边雅静两位老师最早加入学校网络教学平台测试教师志愿者队伍,并带领六位青年教师自发组成技术测试团队,通过在线上教学平台建立模拟测试课程,对平台功能、课堂组织模式、操作技巧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青年教师通过实时汇报使用感受、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等方式,将线上教学的技术手段、模式方法分享给老教师,帮助他们克服技术屏障,及时形成线上授课的工作方案,实现传统课堂的有益经验与线上教学新模式的顺利对接。考虑到视频资源上传至教学平台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青年教师还主动承担了上传视频、编辑题库等基础性工作,为老教师节省出大量时间,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活动设计等体现个性化授课的环节上。
课程组测试团队探索、汇报线上教学平台功能
经验三:通过教情调研,总结好经验、迭代好方法
第一周在线教学活动结束后,课程组立即开展了面向组内所有老师的教情调研,总结老师们的备课投入情况、授课方式和互动方式的选择、存在的困难和疑惑等,对其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研判。
课程组第一周线上教学的备课时间情况
课程组第一周线上教学的授课方式选择情况
在了解到一些老师对于简单、好上手的直播平台和互动工具有迫切需求后,课程组在第二周又开展了“在线教学小工具”调研,请老师们推荐好用的在线教学软件,并且将调研结果共享给老师们。
课程组开展“在线教学小工具”调研
每次在线课结束后,老师们都在课程组的微信联络群里积极分享本次课的流程安排、心得与反思、学生反馈情况等。通过两周的总结,课程组已经逐步凝练出适用于《统计学》课程的三种线上教学模式:录播视频/慕课视频+学习通互动,腾讯会议直播+学习通、问卷星互动,腾讯课堂直播、互动,供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授课特点、班级特点来灵活选择。同时,老师们还会在微信群里共享问题解决方案,针对线上教学难以实现板书的问题,很快就总结出“触摸屏电脑+PPT标注工具”“平板电脑手写APP+投屏工具”等多种解决方案。
课程组老师分享线上教学板书的实现方式
经验四:融入“课程思政”理念,让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
面对疫情危机,线上授课的同时如何兼顾价值引领?“课程思政”能不能也融入线上课堂?经过多次研讨,课程组结合新冠肺炎疫情等社会热点问题,准备了丰富的阅读材料与主题讨论,并组织学生参与“疫情之下,统计学可以发挥哪些作用”的专题互动,推荐学生阅读关于卫健委网站数据体系建设的网络文章。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去了解疫情,让学生体会到统计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让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
课程组发布与疫情话题相关的主题讨论
《统计学》课程组简介
《统计学》课程组由学院经济统计系、数理统计系的23位老师组成,依托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统计学”的雄厚师资力量,着力建设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推陈出新,推动教学改革。
课程组编写了“北京市精品教材”《统计学》,开设《有用的统计学》MOOC,获北京市级精品课程、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等荣誉。
在多年的建设过程中,课程组格外重视团队协作,逐步形成了“传帮带”的良好传统,经由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指导,数位青年教师在北京市级、校级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