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会 >> 团学风采 团学风采
专访| 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挑战杯”红色专项优秀参赛队伍访谈第二弹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05-07   编辑:统计与数学学院

感优秀之力量,承红色之基因,获精神之力量。上次我们一起走进“彩云之南”队,收获满满,感悟满满。今天我们又有幸请来了另一支优秀参赛队伍——,是由保险学院的周可怡同学代表的“红色基因永相传”团队。

 

 

团队介绍

“红色基因永相传”团队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纲,为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曾祖父梁魁庭先生在万山海战中立大功,以及梁魁庭先生的战友、儿子在部队的故事,为我们刻画了那个时代的军人群像。

让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支队伍,更加详细地了解他们的红色之旅吧!

概要篇

Q1. 队名由来是什么?

A1我们先决定了探究主题——红色精神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传承和发扬,在此之上尽量靠近主题定下了这个队名。

Q2. 为何这样选题?

A2整个红色专项准备过程比较仓促,故我们首先从身边比较容易接触到的资源开始思考,想到了我家庭中这个比较特殊的事件。加之从小到大,家里的老人都很重视这件事,很希望家里的小辈不要忘记先人和国家的历史。因此选择了这个题,既是从个人兴趣出发反思一下我们从小耳熟能详的红色精神,也是回望家族历史。

Q3. 整个项目进程里有遇到困难吗?

A3时间很紧任务很重,我们只有两名队员,要在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内完成构思、资料搜集、写作、视频剪辑,还要保证做出来的的成品是有意义的。但也因为成员较少,不需要繁杂的意见统一过程,在基本思路确定后我们一人负责写作一人负责剪辑,有分歧点时讨论效率非常高。

Q4. 项目进行时有哪些记忆深刻的点吗?

A4资料不好找。我们的探究中心——万山海战并不是很出名的战役,也没有成为宣传的重点,所以相关介绍和记录文件比较少。百度上有价值的信息只有四五条,剩下的我们只能去图书馆翻阅市志、区志,在一些大型纪录片的小片段中寻找相关介绍。

Q5. 团队项目中所体现的红色精神内核有哪些呢?

A5为人民服务,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感

细节篇

Q1周可怡同学的曾祖父梁魁庭先生的军旅经历,这算是一种“红色”与自己的并不遥远陌生的联结?

A1惭愧地说,在本次实践探究之前我都没有意识到“红色”离我这么近,而是一直把它看作很遥远的历史,因为我没办法把“红色”和我的生活联系起来。我听闻过我曾祖父喜欢吃鱼、喜欢喝酒、性格严肃,但我也没办法把我的生活中的他和“红色”联系起来。直到真的去查资料、看到了他在战场上的那一面,这些所有的侧面才一下子联系起了他与“红色”,进而联系起我与“红色“。

Q2分享会上提到了“己与众、国与家、古与今”的团队实践思路,可否具体分享下?

A2从我们能掌握到的资料出发:

己与众:关于我曾祖父个人的资料、关于万山海战这一场战役的资料,这其实各自都是一个宏大体系中的一个小部分而已——我的曾祖父是千千万万为国浴血的战士中的一人,万山海战是我国取得解放独立的很多战役中的一场。如果想要让得到的结果更有代表性,我们就必须从个体推到集体。因此我们想着从我曾祖父推广到他的战友,从万山海战推广到其他战役来体现时代群像。但因为时间限制,后者的推广我们没有机会完成。

家与国:我只掌握了我的家庭的资料,而我的家庭的情况也比较常见,即老一辈是参战战士,子女受其感染也参军报国。因此我们想,是有很多个这样的家庭,将红色精神在家庭内部传承下去,才有整个国家的精神传承。

古与今:在考虑探究的现实意义时,上述情况有一点变化。在五十年以前,虽然战争已经停止了,但毕竟离战争只隔了十几二十年,社会整体氛围的感染力还在,亲历战争的先人也还健在,彼时主要靠家庭内传承红色精神。但今日距离战争年代已过去七八十年,亲历者已故去,社会整体迈上了新的阶段,年轻人很难在家庭中再对“红色”有实感、更别提传承,所以这时候需要社会的宣传。联系互联网时代和年轻人的个性,适用于当今的红色宣传方式非常值得探究。

在党百年诞辰之际,中财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红色基因红色精神。通过走进“红色基因永传承”这样一支优秀的队伍,相信大家一定都收获满满!将来,定将化精神为力量,化知识为实践!

撰稿人:岳越

党团工会

          版权所有:中央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中央财经大学沙河校区1号学院楼   邮政编码:102206   电 话:(010)61776184    
          邮箱:samofcufe@cufe.edu.cn    
         

学院公众号